超级大独裁者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国制之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桂太郎传递来的消息表明,日本政府已经在为战争做动员了,对此,魏季尘没有任何意外,日本人如果坐视他一统中国,这才会让人觉得奇怪。
    如今,各省代表即将召开大会,军政府当务之急就是给各省督抚压力,让他们在大会上,不会提出什么比较离谱的条件来。
    控制住沿海各港口,以及整个中国海域之后,相当于控制住了半个兵权。
    想想后世就知道,后世各省军阀所拥有军队的枪支弹药大多是从外国进口过来的,控制住整个中国海域,就等于控制住了列强对华贸易,列强还想煽风点火,支援地方武装,那就比较难了。
    现如今,整个中国有的兵工厂并不多,就那么寥寥几个:湖广兵工厂,金陵制造局,天津制造局、东三省兵工厂,还有一些其他的都是不成气候的兵工厂,四个有两个被魏季尘控制在手中。
    限制军火流通,各省就算有人,也没有枪,想要造反就等着被镇压吧。
    魏季尘点燃一支雪茄,闭上眼睛,坐在椅子上,静静的思考,全国大会,他准备在东三省被拿下的时候召开。
    这样,对外收回租界,收回海关主权,赶走列强在华武装势力;对内,不听话的东三省被拿下,整个政治态势对他来说,将是很好。
    如今对外基本做完了,对内,相信不久也能够完成。
    魏季尘想到前天王士珍发来的电报,不禁哑然失笑,王士珍向他抱怨说,他根本不是在领军打仗,而是在训练军队进行长途行军。
    赵秉钧这小子,这次是成心要一鸣惊人了,他没有费多大的劲就拿下了奉天,依克唐阿等盛京官员一个不剩的被他软禁起来了,等待他们的,将是军事法庭的审判。
    不过,魏季尘考虑到依克唐阿这些年来对东三省的贡献,加上如今抱病在身,已经发电报过去,对他要尽量从轻处理。
    赵秉钧拿下奉天之后,并未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他凭借着这几年来盛京的威望,策反了盛京地区大部分军队,往往等王士珍率领大军赶到的时候,已经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就更不用说了,这两省地广人少,人口主要就集中在那几个大城市,聂士成率领大军北上,同样是势如破竹,宁古塔、三姓等地守军闻风而降,吉林将军长顺见盛京已经失守,已经开始联系聂士成,表示愿意投降。
    黑龙江将军寿山,据说此人是明末袁崇焕的后代,以前是依克唐阿的下属,一切惟其马首是瞻,亦无多大的战心。
    所以,魏季尘觉得此时应该开始筹备各省代表-大会了。
    北京城如今是热闹非凡啊,除了入京的各省代表之外,还有魏季尘邀请的各地名流。
    当然,数量最多的还是那些爱国进步青年,像谭延闿这样的,甚至是从广东组织了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北上,湖南、四川等地也由青年组成了军队而来,算下来,从各地而来的抗战军林林总总不下三万来人啊。
    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各地的青年学子,魏季尘当然不能让他们都参军了,但也不会发点路费打发他们回去,他们可都是人才啊。
    这些人有很多的选择,一是考进军校深造,二是考进北京大学等高等学院继续深造,第三个选择才是当兵。
    中国的高校太少,没关系,和德国人签订的秘密条约已经生效,军政府要往德国一年派送10万的学徒和留学生,第一批1万人正在招募当中,这些拥戴军政府、热血赶到京师的爱国青年当然是首先考虑的了。
    魏季尘已经把天津武备学堂迁移到了北京,然后把东三省武备学堂的陆军部也搬迁过来,合并成一个军校:中**事大学。
    东三省武备学堂的海军部则留在大连,改名大连海事学院,由德国人棣立斯任院长。
    学校、军队;出口、内销,滞留在京师的几万人没有多久就消化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魏季尘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站起身子来,吩咐外面侍从官把谭嗣同给找来。
    各省代表入京,军政府成立了参议院,谭嗣同任参议院院长,代表军政府接待这些各省代表,以及商讨国家政治体制,魏季尘准备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首先便找他来了解一下情况。
    谭嗣同的办公地点不远,同样是在颐和园内。
    他的身边,聚集着十数位被他邀请而来的社会名流,有王闿运、杨度、唐才常等人,就连康有为和梁启超都从国外赶回来了,如今,也算是‘投靠’了谭嗣同吧。
    康有为是典型的俊杰,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康有为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维新变法的前期,康有为就提出了设立众、参议院,仿照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但是到中期的时候,一看到清政府没有此意思,他马上就提出设立制度局,提出强化君主的权力。
    对于这么识时务的人,魏季尘当然没有理由不接受他,就算康有为其他方面不行,但是搞演讲、写文章说理吹捧还是有一手的。
    几人正在商量的,就是即将举行的各省代表、大会,那个时候,各种社会团体,各省代表,都将提交自己关于国制的意见。
    谭嗣同拿着一份报纸,脸色凝重的说道:“我们已经得到消息了,孙中山等同盟会成员也来到了京师!这些人在四处蛊惑,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并且已经向参议院提交了政治请愿书,而且还在报纸上刊载了文章。”
    众人接过谭嗣同递过来的报纸一看,只见上面刊载了由陈少白署名的文章:论**与民主。
    陈少白在文中详细分析了满清政府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将主要原因归之为**体制带来的**,一年清知府,十万百花银。千里做官只为钱,绝对的**导致了极度的**,而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能从根本上减缓贪污**的产生,而且还说明美国人的总统制,是人人能够选举当总统。
    “不能让这种思想蔓延看来,这样一弄,整个天下还不大乱。人人都能当总统?笑话,就算是美国也不可能人人当总统!”康有为放下报纸,一脸不屑的说道。
    孙中山等人还来不及革命,一声炮响,清政府已经没有了,变成了军政府,而且军政府还邀请社会各界前来京师商量国事。
    同盟会的几位大佬一商量,觉得这事好事啊,我们怎么能够甘于人后了,当即便决定由孙中山等人北上京师,趁着各省代表齐聚北京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来。
    杨度不慌不忙的取出一篇文章来,笑了笑道:“既然元首要进行文斗,我杨度怎么可能没有准备呢!众位,看我这篇文章如何!”
    杨度这篇文章的名字是《君宪救国论》,一看就知道是赞成君主立宪制的。
    “中国如不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杨皙子真是大才啊,这篇文章极妙,凭借着元首的威望,以及丝丝入扣的分析,相信社会各层,各省代表都知道,现如今,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康有为捋着胡须,不得不称赞。
    他心中却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写一篇出来。
    其他众人亦是赞不绝口,谭嗣同笑着说道:“这篇文章,我们尽快发表出去,除此之外,我们应该组织各阶层百姓,组成请愿团,向军政府和参议院请愿,劝说元首早日实行君主立宪制。”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