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 第七百八十二章 佛郎机对小男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的隆武朝廷,用现代的政权评定标准来看,基本上就是一个军政府,行政权力被以李守汉为代表的武装力量所拥有。大部分的行政命令出自大将军行辕这个幕府机构。这也很正常,正在同北方的辽东反贼们进行战争嘛!好歹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是由现实形势决定的,而不是李守汉发动政变产生的。不过,这种情形在文官们的笔下就是另外一个德行了。在他们彼此之间的书信之中,如此描述:
    “方今天下之柄,尽数归于幕府。天下之政,皆自出于幕府。吾等科甲正途之人,仅为秉笔掌印之辈矣!”满满都是对于丧失了曾经俾睨天下舍我其谁权力地位的不满和牢骚。
    每次朝议,都是由李守汉代表武官勋贵们,以大将军行辕的名义向隆武皇帝奏报。在得到皇帝允许后,便昭告天下正式执行。
    其实,谁都清楚,大将军行辕议定的事,由行辕盖印发出后便在各地进行,所谓的奏请天子,不过是在最后一个关口上补一个手续而已。
    这就严重打破了土木之变以来,文官独大的局面。甚至比太祖、成祖时的由武官、勋贵、文官三足鼎立的权力结构还要让文官们气恼。
    有生气的,就有高兴的。武官勋贵们可是扬眉吐气了。带兵的将领们再也不用为了区区的粮饷以二品总兵的身份向一个七品管粮郎中跪拜行礼了,更不用担心自己的战功被各种横挑鼻子竖挑眼了。当然,你要是杀良冒功讳败为胜的话,那就是军法官来和你谈心了。上面这些好处,都是要建立在你敢于同敌军作战,并且有战绩的情形前提之下的。而且,粮饷是要核对你的兵马实力按时足额发放的。那种实际有兵两千,报数五万的事你想都不要想。
    什么?你想向周围的同僚们借兵马来应付点验?不好意思,点验的时候,你和你邻近各部兵马同时进行。那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要是在护法军政府的孙大元帅面前还比较好用,你可以躺在罗汉床上,对着烟灯,搂着美艳娇媚的姨太太,等着前方的消息。前方打胜了,立刻向孙大元帅要补给,要犒赏,前方打败了,更是要补给,要烧埋钱,要军饷了。这招,你们拿来骗孙大元帅可以,在李大将军这里,行不通!
    这样的手段把出,那些骄横跋扈惯了的带兵官们,看看前来点验委员们随行的那些如狼似虎的护卫兵马,再看看自己手下那些饥寒交迫的兵丁,偷眼瞧瞧点验委员队伍里那沉重的车辆,不由得咬咬牙,“横竖点验章程里说了,兵马多少是一回事,老子的官职品级该有的俸禄一文钱一粒米都不会少!大不了,老子把兵马交出来,领个札子去海外贸易开垦,仍旧是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至于说那些从南京城中从龙而来的勋贵们,则是被李守汉一股脑的收容到了行辕之中,按照年纪、爵位品级,能力、态度等等诸多指标,被委任以参军、参军行走、参军机要等职务,都在参军房中当差,一份厚厚的俸禄薪饷养着他们。
    但是,这一份俸禄薪饷也不是白白拿的。李守汉养着他们,就是要借助他们开国元勋之后的身份,用来和那些讨厌的文官打嘴仗。事实证明,这份薪饷俸禄花的物超所值。不要说有钱可拿,在这些通过南米契约、南货贸易赚得个个腰包鼓鼓的勋贵们看来,能够给那些跟咱们有国仇家恨的穷酸文人们添恶心,找麻烦,那是自己掏腰包也是愿意的!
    对于此辈的心中所想,黄道周就算不是这些勋贵们肚里蛔虫,也能够从他们日常表现当中猜出个七八成来。“哼!一群鼠目寸光之辈!懂得什么!”他将手中的笏板正了正,用手肘轻轻触碰了一下腰间,那里面是他连夜写就的题本,一篇锦绣文章,便是他今日要在朝会上抛出的重磅炮弹。在这篇文章当中,他从天下大势、人心所向、乡贤们在各地的影响力号召力等方面一一剖析,分析的可谓精细至极。最后,以一段颇具煽动性的文字结尾。
    “若陛下今日下旨,令各处忠义士民编练兵马,朝廷给予名义官职,拨付粮饷器械,臣敢断言,不消旬日,各地忠义士子振臂一呼,数十万兵马蜂拥云集。有数十万健儿在手,何愁留都不能光复,何愁京师不能收复,何愁辽东不能尽洗腥膻!?”
    黄道周门下的几个弟子,也各自通过各自的门路,将恩师的这个想法悄悄的与宫里的隆武天子通了消息。对于这个事,隆武天子身边的亲信也是乐见其成的。本来嘛!如今皇上手里只有梁国公一支可用之兵,各地的军饷钱粮开销又都是仰仗着南中的拨付,一手是枪杆子,一手是钱袋子,都是梁国公的,那自然朝中事务是他老人家怎么说便怎么是。
    “这如何能行?!就算是梁国公大忠大义,可万一他手下人想做开国元勋呢?或者,他的儿子女儿想让他做魏武帝呢?”
    毛玉洁的这番话,说得极为直白,甚至是露骨。但是,确实是直接击中了历代皇帝心中的要害之处。
    对于黄道周要上的这个题本,宫里悄悄的传出话来,只要首辅大人在朝堂上提出来,陛下绝无不允之理!
    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黄道周更是悄悄的与夏允彝等人通了消息,他们会在朝会上一起响应。夏允彝更是慷慨陈词:“若是首辅大人的这份题本陛下准了,夏某便渡海北上,往松江府去,召集家乡父老,率领淞沪子弟与敌周旋到底!”
    如今宫中,朝中,都已联络停当。只消黄道周在朝会上提出号召各地忠义士子官绅起兵,朝廷给予粮饷器械名义这个报告,隆武皇帝准了,那就是文官再度夺回了朝中大权的胜利序曲!
    随着站在廊柱之下的礼部赞礼官一声传召,官员们迅速按照品级、官职、爵位列队,文官以内阁首辅、吏部尚书黄道周为首,武官勋贵以梁国公李守汉为主,分列两班金殿行礼。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小太监例行公事的宣旨,但是,他从殿内的气氛中嗅到了一丝危险紧张的气味,连说话声都有些颤抖。
    “臣,内阁首辅大学士黄道周有本。”
    “臣,大将军,梁国公李守汉有本。”
    几乎同时,李守汉、黄道周出班行礼,手执笏板向上奏请。
    “来了!”隆武皇帝朱聿键心中叫一声苦。从早上起来,他就发现,宫中的侍卫、关防比往日多了至少三成,盘查程度也密集了许多。想来是梁国公也听到了一些宫中内外交通传递消息的风声。
    如此情状,自然是颇为有些尴尬。黄道周见状,便欲表现出宰相风度来,将此次奏本的机会让给李守汉。却不想李守汉先开了口。“黄先生先请。”
    论起来,内阁首辅是朝中第一人物,但是,李守汉却是有着国公爵位的超品身份,又有大将军的官职在身,自然是隐隐然凌驾于黄道周之上。他做出这个谦让举动来,自然是自居身份的举动。这让黄道周颇为不爽!
    心思电转,他立刻想到了方才在宫外亲随在给他掀轿帘时悄悄传来的消息。
    “夏大人的亲随请奴才转禀大人,凌晨时分,夏大人接到了松江府来的家书,上海县等地战事不利!清兵颇为猖獗,已经兵临上海城下。据报,李家二公子已经亲自统带近卫兵丁挥刀上阵,阵前能够看到李家二公子的旗号了。”
    定是如此!那夏允彝是松江府华亭县的名门望族,他所传来的消息定然比朝中邸报要快得多!消息也准得多!定然是前方战事不利,李某人才有如此惺惺作态的举动!黄道周想明白了这点,自然心中有了底。
    “爵帅,不必谦让。爵帅日理万机,想来都是军国大事,不妨请爵帅先说。”
    “先生与梁国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不必为了这些俗礼而拘泥。”坐在宝座上的隆武皇帝朱聿键有些按捺不住了,从观众的角色开口充当了裁判的身份。“大将军,还是由你先说,你奏请一事后,再请黄先生奏请。”
    “也好!那臣便斗胆了。”
    李守汉的奏本,很是有些出乎黄道周等人的意料,甚至不是什么军国大事,说起来简直一点含金量都没有,但是却令黄道周大呼上当。
    “臣斗胆进言,请陛下祭告宗庙,追封三代。”
    这话一出口,顿时令朱聿键心花怒放在宝座上几乎就要抓耳挠腮起来。啥意思呢?就是说,皇上,请您给您的曾祖父朱宇温追尊为哲宗协天安道敬正恭圣熙文渊武戴仁恪孝惠皇帝,祖父朱宙栐追尊为纯宗笃天成道钦昭献穆理文定武居仁体孝顺皇帝,亲爹朱器墭追尊为宣皇帝。
    这么一来,他朱聿键的继位从宗法上便再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了。须知,当年嘉靖皇帝为了给他亲爹争取这个政治待遇,可是和朝中文官们展开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大礼议之争。如今,朕这位梁国公端的是擎天保驾之臣,连这件事都为朕想到了。
    这种事,断无不准之理。于是,传旨礼部,让他们操办起来。
    然后便是梁国公奏请的另外一部分,明年改元隆武,同时发行隆武通宝和隆武银元,追尊北狩的弘光天子为太上皇,尊邹太后为太皇太后。这些都是小事,责令礼部和户部在大将军行辕的领导下完成此事便是。横竖从崇祯先帝时期起,朝中的铸造钱币等事便是由南中代为进行的,办这桩事,他们手段熟练的很。
    说完了礼仪之事,李守汉终于要开始谈到与现实形势有关的问题了。
    “陛下,历来欲图长江下游,必先争夺湖广。欲争夺湖广,则必先取蜀中。如今,蜀中之地,我大明官吏虽多,然政出多门,令出多门。且又有蜀王宗室为人挟持以行不法之事。为定四川,平湖广,臣保举,奏请陛下封秦良玉为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何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总督湖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李守汉这个提案,无异于在黄道周等人耳边投掷了一枚小男孩的效果。
    如果说让何腾蛟出任湖广总督,那倒也是罢了。毕竟他也是科甲正途出身,一路升迁,点点滴滴都有功绩、劳绩在那摆着。之前被左良玉裹挟东下,他从左军之中逃出来,逃到偏沅地面上,又召集门生旧部,筹建兵马组织抵抗。此人的出身、忠诚都是毫无疑问的,在如今这非常之时,便要行此非常之事。提拔他做湖广总督,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如今谁都知道,湖广之地,大部已经被数十万李闯大顺军余部占据。风闻此辈尽数归顺了梁国公的女婿施琅,由南粤军给予军饷,发给关防印信。如今又提出让何腾蛟来出任这湖广总督,你家收编了数十万流寇,如今不好收拾场面了,难道是要让我辈读书人来给你李家充当遮羞布吗?
    即使是这么想,但是话却也不能出口。一旦说出来,朝堂上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这些话传到了何腾蛟耳朵里,那是断了人家升官的路啊!好歹那也是一个总督!说这话也是要和他结下死仇的。何必为了一个虚名,断了别人的进身之路呢?毕竟大家都是圣人一脉,和尚不亲帽儿亲。
    可是,秦良玉以一个土司身份,又是一介女流,如何能出任四川总督?!
    “又是李某人邀买人心之举!”在场的科甲正途君子们在心中给李守汉的这个提案下了定义。同何腾蛟的火箭式升官不同,虽然他们心中不乏羡慕嫉妒恨,但是,比较起来,何腾蛟也是他们的同路人。大家肉烂在锅里。而且,许多人也清楚,何腾蛟的这个湖广总督,百分之九十也是个虚的。“只怕到时候的湖广,便是小一号的今日福州!权柄尽数掌握于施琅手中!这对翁婿,果然是家传的好本事!”
    可秦良玉到底是个女人。做个土司官,甚至做个总兵,都还可以。哪怕是先帝给她题写几首御制诗夸赞一番都是可以的。如何能做四川总督?
    “方今的四川,兵戈四起,朝廷设置官员,自然以兵甲为先,以招集流亡,恢复农桑为先。试问,有谁比秦大人更为合适的?若是派遣官员去就任,势必要有大兵前往,若是能够有这样一支军马数千里的开赴四川,朝廷早就把四川平定下来了!那样,各位大人先生们便可以现现成成的过去在锦官城中做一任蜀中太守!”李守汉的炮火也是毫不示弱,我不是针对谁,我只想说,你们这些文官都是垃圾!
    “论兵家战事,白杆兵已经恢复旧观,数万兵马,堪称蜀中之冠。如今平定忠州邻近土寇、降贼、叛军,无往不利,已经收复十数座州县,兵锋直逼重庆府。”
    “论奖励农桑,秦总兵自回乡之后,便在忠州、石柱等地兴修水利,推广良种,推行新农具,推广新作物。这才区区数年,已经将仰仗外来粮食才能勉强糊口的贫瘠之地,变成了粮食能够自给,并且略有盈余之地。”
    “论人地相宜,那便更不需多言。秦大人夫家、母家世代为川中土著,数十年来为国尽忠,川人皆以为川中柱石,蜀地长城。今日朝廷以官爵名器加授,势必激励川中军民士气,可谓一举多得!”
    李守汉虽然从未曾去过四川,但是,架不住南中商人行走各地,南中货色行销各方。所以,他对四川的情势比朝中的四川籍贯官员还要了解。何况,当初秦良玉也曾经写信给他,请他帮忙购置一批军械盔甲,用来恢复白杆兵的规模和士气。当日李守汉便很豪爽的拨付给了她一批足以将现存的白杆兵重新打造一遍的兵器甲胄。两家因为都是所谓的“土司官”身份,往来颇为密切。白杆兵的船队运载着四川出产的桐油、猪鬃、丝绸等物,出三峡到岳阳,与南中商人的船队完成交割,然后,将采购的兵器、甲胄、粮食、布匹等物运回四川。这其中,少不得李守汉命南中大学针对四川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进行研究,提供的农具,种子等物。
    “哪怕是每一亩地能够收获几十斤也是好的。”
    土豆、红薯、玉米、花生、辣椒这些作物的种子和教授如何种植的技术人员,抱着这样的念头进川。
    如果没有李守汉的物资支持,没有南中提供的农具种子,忠州石柱等地不要说恢复白杆兵的鼎盛时期气象,只怕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面对着张献忠大西军狂风野火一样的进攻,还能够不落下风,保住了自己的基本地盘。
    “秦良玉、何腾蛟皆有功于国。此事,朕准了。大将军,黄先生,你们令有司拟旨,尽快发往湖广、四川。另外,朕另有激励。”
    隆武皇帝朱聿键略略沉吟了一会,“旨意之中告诉秦总督、何总督,光复留都之日,朕与他二人在留都相见。秦总督,朕预备好忠州侯的印信袍服等候,并有太子太保加号。何腾蛟,朕同样有太子太保加号!”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