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150.第149章 ,先主心情和名人大礼包
第149章 ,先主心情和名人大礼包
翌日,陈馀他们吃惊的发现秦军居然没有攻城,但很快他们发现秦军居然在挖掘隧道,因为他们可以看到蓟都不远处有秦军在不断挖掘,而且还有大量的士兵在运土,速度极快。
“大王,秦军这是在挖掘隧道。“李良有点慌张道。
这要是隧道挖过城墙进入蓟都,他们就危险了。
蒯彻想了想道:“我们在城内也挖,挖出一条壕沟,安排一队弓箭手驻守在壕沟附近。”
陈馀道:“快按参军的话去做。”
李良道:“诺!”
李良找来上千蓟都的百姓,让百姓沿着蓟县城内内挖掘出一条两丈宽,两丈深的壕沟,因为是露天挖掘他们挖掘的速度比秦军还要快。很快蓟都城墙下挖掘了一道横向的壕沟,而且在壕沟附近有5个倒扣着的水缸,五个士兵在水缸附近随时监视秦军的一举一动,只要秦军敢出现,士兵就会向上通报,燕军的弓箭就可以把这些秦军全部射杀。
但让陈馀他们失望了,秦军隧道挖掘到城墙下之后就停止向前,而是向着城墙的两边挖掘。陈馀他们都不懂秦军这样做是干什么,但所有人心中都隐隐不安,因为他们知道蒙恬不可能做无用功。
始皇帝36年11月23日。
冬日的太阳慢慢的升了起来,金色的阳光开始普照大地,阳光驱赶了北方的雾霭和寒气,带来了丝丝温暖。
5万秦军在蓟县北城门下整装待发,享受这阳光带来的片刻温热。
秦军军阵当中,孙成指着蓟县的北城墙道:“城墙下面已经被我们挖穿了,现在只是以木板支撑,只要将军烧光这些木板,蓟县的城墙必定垮塌。”
说完孙成把一个火把交给蒙恬。
蒙恬道:“烧!”
他把火把丢进隧道当中,而孙成早在隧道当中弄了一些油脂,硫磺等易燃易之物,蒙恬的火把丢进隧道,隧道的引线快速被点燃,火焰一直烧到蓟县的城墙下。
“大王不好,我们的城墙在冒烟,秦军这是想要火烧我们的城墙。”李良看着冒烟的城墙道。
蒯彻脸色大变道:“快逃!”
城墙是不可能烧的着的,想到这两天秦军的动作,他明白这是秦军在蓟县城墙下肯定做了他不知道的手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当即拉着陈馀往城墙下跑。
过了没多久“轰”的一声巨大声响爆发,蓟县的北城墙因为失去了支柱轰然倒塌。
蒙恬拔出手中的长剑指着缺口处叫道:“全军出击,彻底消灭叛军,杀!”
“杀!”5万秦军从北面缺口杀入。
蓟县本就没有多少士兵了,只是靠着城中百姓坚持抵抗,但现在城墙塌陷了,燕军士气顿时崩溃,他们再也没有力量阻挡秦军的杀戮了。
而猛攻蓟县两个月的秦军士兵也享受杀戮的时刻,这是他们收获军功的时刻,蓟县顿时陷入了血雨腥风当中。
云山,赵军军营。
“丞相我们不能继续待在燕地了,再待下去,我们也难以逃脱秦军的追杀。”校尉韩广向张耳进言道。
张耳当初决定救援陈馀,除了他们的兄弟情之外,也的确是因为唇亡齿寒的关系。当时张耳想的很好,陈馀在蓟县坚持抵抗拖住秦军的主力,他则隐藏在燕山山脉当中,派遣小股军队不断在上谷郡和代郡两地打击蒙恬的粮道。只要秦军缺乏粮草就不得不撤退。
但张耳的想法很好,蒙恬却没有如张耳的愿,他在张耳不断袭击自己粮道之后,果断转变了补给方式,向齐地的冯劫求援,让冯劫从齐地走水路运输粮食,广阳郡东面是平原,而且只有短短200里的粮道,蒙恬派遣5000骑兵护卫自己的粮道,张耳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陈馀他们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而赵国将领也认为自己尽到盟友的义务,再不逃,他们就逃不掉了。
张耳挣扎一段时间,最后说道:“明日拔营回赵。”
在场赵国将领喜道:“诺。”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士兵跑进来道:“丞相,秦军攻破了蓟县,秦军增兵5万在山下。”
张耳听到这话一阵晕眩,差点站不起来,现在轮到他面临秦国的围攻了。
——
始皇帝36年11月23日,陈郡招贤馆。
“这位是老夫的弟子孙叔通,他原本是咸阳城给暴君嬴政当博士,这可惜受到老夫的牵连,只能逃离咸阳城,但他熟读百家经典,精通百家礼仪,在咸阳城这几年也见识到天下的豪杰和名士,他是老夫身边最优秀的弟子,老夫把他举荐给汉王,希望汉王重用。”孔鲋是真看重孙叔通这个弟子,极尽向徐凡推荐他。
“儒生孙叔通,拜见汉王。”孙叔通对着徐凡行礼道。
徐凡让他无需多礼道:“孔鲋老先生成为奉常之后,即将会把主要的精力都在汉国境内开展义务教育,这招贤馆馆主只怕没有时间精力来做了,孙叔先生要是不嫌弃的话,就先做招贤馆馆主,为我大汉招募人才?”
这还是个历史名人,徐凡记的好像就是刘邦当皇帝之后,手下不懂礼仪,议事的时候动不动拔剑,或者是上手较量几回合,比徐凡后世那些议员丢鞋子,丢垃圾可武德充沛多了。刘邦深感担忧,还是孙叔通制定大汉的礼仪。
算是一个比较重要,但又算不上太重要的人物。只有天下一统之后才用的上,现在打仗却只能做一个好看的瓶。
但人家好歹是从咸阳城跑到汉国来的,即便是为了政治宣传也要当一匹千里马来重视,而且孙叔通这几年在咸阳城见多识广,认识的百家人才也多,招贤馆正好可以调动他这层关系,也算是量才而用了。
“臣孙叔通领命。”这算是答应徐凡的招聘了。
想了想徐凡又说道:“因为暴君的焚书令,如今天下百家凋零,我有意建立一座图书馆,收集天下书籍于此,让百家士子都可以在此撰写百家的经典,传成百家之绝学,孙叔先生在咸阳城想来是记录了许多经典的,你把这些经典撰写出来,也算是为整个天下保留一丝文脉了。”
孙叔通听到此言激动道:“臣必定不辱使命。”
孔鲋跟着激动说道:“臣家中也有藏书,这就捐献给汉王,只求天下士子可以感受到百家宗师之言。”
不怪两人如此激动了,经历了大魔王始皇帝的摧残,百家宗师掀起的文化盛世早就凋零了,而现在天下终于又迎来一位重视文化的帝王了,就是有始皇帝的对比才显得徐凡的可贵了。
这个时代的士人还有为往圣继绝学的雄心,甚至还有圣人的雄心,真到两汉之后,一个个把圣贤的学问弄成自己家学,一个个巴不得只有自己家的子弟懂(这也是极其恶心的一件的事情),徐凡的图书馆想要建立就非常难了,连灵帝想要打破世家对学问的垄断都做不到,建设鸿都门,弄五经注解,全被世家妖魔化。
见完孙叔通之后,徐凡才看向另外几个投靠自己的义军豪杰,这是徐帆之所以来招贤馆,不是来看孙叔通的。主要是这招贤馆真爆出ssr级卡了,徐凡甚至带着一丝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
“末将陈婴,拜见汉王!”陈婴领着自己的小弟曹升韩信对徐凡行礼道。
徐凡道:“我也是草莽出身,不需要如此多礼。”
而后徐凡继续说道:“我知道你的情况,你本是东阳秦吏,因为在东阳郡声望高,深得人望,被本地的豪杰推举为王,难得的是伱有自知之明,在手下推举你成王的时候能果断拒绝。”
这点真是很难得,多少起义势力,一朝得志就忘乎所以称王称霸,能有陈婴这样定力的,在几千年起义势力当中已经是上等的了。
徐凡继续说道:“当发现自己手下想要更高的台阶,追随更好的名主,你也能全身而退,出保全自身,能知进退。在这个世道已经很不错,你比天下大多数的豪杰都要强。”
陈婴却摇头道:“还是我的本事不济,要不然我那些兄弟也不会弃我而去!”
从东阳县出逃的经历,对他来说真不是什么好的记忆。
徐凡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你能约束好他们,维持一县的稳定,就已经算是功德一件,不是每个人都合适一方首领。”
徐凡这话让陈婴,曹升和韩信都松口气,他们可以听出徐凡对陈婴的欣赏,这点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总算他们的选择没有错误,有汉王的欣赏,他们在汉国的仕途必定会减少
而后徐凡看着陈婴道:“你也是今年的老吏了,我给你两个选择,如果你继续想当参军的话,那就先要经过我大汉的军官速成班的培训,合格之后,我就可以任命你为我汉军的监军司马,要是你不想参军的话,你可以去丞相府,在周章兄手下熟悉一下我汉国的政务,然后去汉国当一个县令主政一方。”
对于陈婴这种有好名声,又可以约束手下的义军首领,徐凡还是有好感的,所以给他的选择也不错。
陈婴想了想道:“小人还是想加入汉军,为汉王征战。”
要是在太平时节,陈婴一个小吏可以当县令,完成由吏到官的转变,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他根本不敢再提什么要求。
但现在他曾经掌握2万义军士兵,成为过一方豪杰,见识了更高的风景,一个县令就不能满足陈婴了,他也想要建功立业,让他曾经的兄弟看看,他陈婴有没有本事,而这种要求只能在战场上才能实现。
徐凡道:“你就先去汉军军官速成班锻炼一番。”
解决了自己的前途,陈婴也没有忘记一直追随自己的小弟。
他指向曹升和韩信两人道:“此二人是婴的部下,曹升勇猛,可以为破军之将,韩信有远见,是少见的帅才,臣把此二人举荐给汉王。”
曹升韩信对徐凡行礼道“曹升,韩信拜见汉王。”
徐凡道:“两位壮士快快请起。”
说这话的时候徐凡是有点激动,他来这里哪里是看孙叔通和陈婴这些无名之辈的。而是专门来看韩信的,
在徐凡看来,大汉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来的,要给楚汉时期的名将划等级,韩信和项羽是独一档的,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人才,汉初三杰他已经得其二了,这如何不让徐凡激动。
好在徐凡这两年也是经历过生死的,很快就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他对着两人道:“我大汉唯才是举,二人要是有本事的话就发挥出来,我必定量才而用,你们也很陈婴一样,先去军官速成班当中培训一番,熟悉我大汉的规章制度再加入汉军。”
而后又鼓舞两人道:“大秦尚未灭亡,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
二人喜道:“多谢汉王赏识。”
虽然他看到韩信很激动,但现在汉国的制度正在正规化,他不可能像刘邦一样,一下子把韩信推到大将军之位上。因为这必定会引起,季布,英布这些汉国大将的不满,只能让他按照规章制度慢慢的升上来,不过以韩信的才能,他很快会出头的,对于这点徐凡是不担心。
见完韩信之后,徐凡飘飘然的出了招贤馆,而后他自言自语道:“当年先主在隆中招募到诸葛卧龙,心情是不是和我现在心情一样。”
而后他又自己回答道:“应该比我还要激动吧,毕竟先主当时只有一县之地。”
想了想又说道:“应该没有我激动,毕竟我是知道韩信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帅才。”
招贤馆内。
陈婴等人离开之后,孙叔通奇怪道:“陈婴等人有何我等未发现的大才,汉王为何如此激动?”
虽然徐凡已经尽力隐藏了,但还是被孔鲋和孙叔通察觉到徐凡激动的心情,
孔鲋也奇怪道:“汉王历来更加重视百家士子,今天这种情况老夫也是第一次遇见。”
汉军培训军官的制度早就形成一套流水化作业了,投靠徐凡的豪杰,基本是得不到徐凡的接见,就直接打散曲部,融入到汉军当做。
好在汉军一直在扩大,也一直在打胜仗,投靠徐凡的豪杰很快会升上来,带领的士兵会比他们投靠徐凡的时候还要多,待遇比他们做草头王的时候更好,所以很少有不满的将领。
孔鲋也感到奇怪道:“那个韩信非常年轻,看上去也平平无奇,还是一个低价军官,汉王为何如此重视他?”
孙叔通想了想道:“天下毕竟处于纷乱当中,汉王只怕还是更加重视武将,这个韩信只怕有我们没有看出来的军事才能,看来弟子还是要多向汉王举荐这方面的人才。”
接下来几天不断有历史名人投靠徐凡,徐帆就像玩三国志游戏,忽然开了一个超级vip,各种历史级的人物打通权限纷纷投靠自己。
“沛县刘邦见过汉王。”刘邦带领自己一众兄弟给徐凡行礼。
这话还怪怪的,但除了徐凡,只怕也没有任何人能感受到这其中的怪异。
“各位义军豪杰请起。”
刘邦洒脱的起身,非常熟练的靠近徐帆道:“秦嘉将军被项梁大军击败,我等成了败家之犬,只能投靠于将军。还请将军收留。
徐凡道:“我汉国收编义军,一向是先整编再让将领培训,最后再给你们量才安排职位,各位义军豪杰能接受吗?”
徐凡这样提前说明,是因为刘邦算是投靠自己最大的一个群体,因为跑得早,刘邦的5000沛县子弟几乎全身而退,要不是现在汉军的体量已经提升到30万,徐凡都会担心难以消化如此多的军队。
刘邦等人显然是迟疑了,汉王明目张胆的说要整编自己的大军,这就是要把他沛县子弟打散了,刘邦手头也就这点军队,你说他不担心那是假的,乱世当中有兵才是草头王,刘邦不缺野心,他真怕徐帆吞了他们的军队,直接把他们踢出去。
樊哙不解问道:“我等可是真心投靠汉王。”
卢绾也说道:“我沛县子弟相互熟悉,在一起也能发挥出较强的战斗力,汉王何故要拆分我们。”
他们两人和刘邦最亲近,这个时候当然要想办法帮助刘邦保存手中仅有的大军了。
徐凡笑道:“这是防备军中出现小山头,我大汉的军队本就是各路豪杰汇集形成的,但要是出现你不能指挥我的军队,就像当初楚国内部到处都是封君的军队,这样军队的战斗力,历史也给出了答案,他们是不可能战胜秦军的,只有彻底消除山头,让所有军队都凝结成一股力量,这样我大汉的军队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而且我大汉还要均田,各位的士兵成为汉军之后,每人会分100亩土地,大汉可找不到50万亩连成一片的土地,只能把各位的军队分散安置在汉国各地,而在重新征召士兵,却是以村里为编制征召的,这种兵役制度是我大汉最根基的制度,是不可能为各位改变的,所以我要提前说明。”
萧何想了想道:“汉王,我等想要商议一下可否?”
萧何他们还想要商议一下才做出决定。但这个时候刘邦大声道:“我等既然想投靠汉王,自然是按照汉朝的规矩办,不用商议了,我们加入汉军。”
刘邦刚刚已经想过了,徐帆是一个做大事的豪杰,也不至于看上自己的5000兵,既然要投靠汉王,就要给汉王留下一个好印象,还商议做什么。
而且此时的刘邦也正没有太大的野心,历史上他败给雍齿之后,马上投靠项梁。而后项梁更是给他10个高级军官,这可以说是帮助刘邦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也可以说是项梁收编了刘邦的军队,当时刘邦都没有意见,现在面对更加强大的徐凡,他就更加没有意见了。
徐凡道:“那好,你们当中有想参军的就加入汉军军官培训班,先进行培训,我大汉会量材而用,想为政的,先跟到丞相府观政三个月,再由周丞相根据你们的才能任命官职。”
“多谢汉王!”
刘邦等走出后陈郡议事厅之后,曹参有点气愤道:“你怎么能就这样答应汉王吞并我们的军队,这可是我们打天下的根基。”
刘邦这个团体,虽然他是领头人,但萧何和曹参等沛县豪强的股份也非常重,甚至可以说要不是萧何和曹参他们保守,担心造反失败株连全族,沛县豪强的头领人还轮不到刘邦来做,在丰县就有一个不服气刘邦的雍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邦本人的威望其实算不上高的。
刘邦无所谓道:“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天下可以抵抗大秦的豪杰除了汉王就是项梁了,现在我们从项梁进攻下逃出来,唯一能选择的就是汉王了,既然我们都没有得选,何不给汉王一个好印象。”
“好了,话都说出去了还计较这些做什么,大家想想自己的前程吧,汉王给了我们两个选择,从军还是参政,乃公先说了,我还是要带兵打仗的,大丈夫活就要活的痛痛快快,值此乱世当然要在马上建功立业了。”
樊哙,卢绾,周勃,夏侯婴这些人马上说道:“我们也参军。”
萧何笑道:“我先去丞相府观政,我也很好奇,汉国学习秦国体制,他又如何在免除徭役,减税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国家的存在。”
历代英雄豪杰都喜欢大政府,想要自己的命令下达给帝国的任何一个百姓,但真正权利下乡的,封建时代只有始皇帝做到了。
但他做到这点的代价也是极其惨重的,大秦一半的财政都被几十万秦吏吞噬了,就是因为反噬的效果如此惨烈,等刘邦做皇帝的时候,全面精兵简政,皇权不下县,放任地方野蛮发展,这才有了文景之治。
曹参着有点迟疑,他在刘邦的团体当中算是文武双全了,但武比不上刘邦,文比不上萧何,属于特点不突出,他想了想最后还是觉得和刘邦一样参军,在马上建功立业。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